如果用植物來比喻一個家,你想為它灌溉什麼?我想,大部分的人想要讓家擁有平穩幸福的體質,想要待在家裡的時候,感受到的是溫暖、支持、信任與接納。然而,體質的養成也非一簇可幾,這有賴於日常生活每天的相處互動。
以我家為例,早晨開始的對話就決定了當晚的氛圍。本就知道要面對孩子們早起上學有起床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心裡也會告訴自己,大人要能平穩因應才有助於孩子的情緒調節。然而,總也是會有因為生活匆忙窘迫缺乏個人喘息沈澱的時候,總也是有身心疲累到無法安撫的時候,總也是有理智線斷掉控制不了情緒的時候。
面對孩子左一句「怎麼沒叫我,你害我遲到」,右一句「不用提醒我、我早就知道了」,劈頭就是帶著指責的語氣,真的讓人很難不動怒,從還能平靜解釋的姿態,到後來也跟著被勾動煩躁,演變成你來我往的爭辯。
情緒持續累積的日子久了,也常常覺得灰心沮喪,我明白要改變親子關係,需要從自己開始發起行動。在翻看了許多溝通技巧的教養書後,我接觸到了非暴力溝通,也進一步上課研習,希望可以借助溝通步驟實際在生活中受益。
然而,我發現要能平穩地應用溝通策略,更重要的前提是讓自己的心情處於可以聽進孩子話語的狀態。我告訴自己,因為我想讓這個家有「好好說話」的體質,所以和家人互動時每一個可能擦槍走火的瞬間,我如何不讓怒氣被點燃與蔓延?我的步驟是這樣的:
1.在感受到孩子不禮貌的態度時,覺察到「我被冒犯了」,進一步反思,我不被尊重的感覺很真實,但孩子的態度是他的狀態,我是怎麼被擾動的?原來是因為我在乎他,所以才放大了他對我說的每一句話,才覺得那些話很刺很嗆,一瞬間就扎進心裡而難受。但隨著我的情緒被激發,我也就開啟了維護自尊的防衛模式,沒有辦法承接與傾聽孩子,孩子也會因為不被我理解而更用力地表達,兩方都忙著保護自己、爭論對錯的狀態下,都感到生氣、受傷、疲憊,被情緒風暴擾亂思緒,也就更看不見想不透情緒的出現其實是內在的依附需求沒有被滿足(例如被重視、被信任、擁有自主…)。
2.為自己撐出聆聽他人的空間,在瞥見/聽見讓自己不舒服訊號的當下,寧可暫時沒有連結,也好過瞬間累積負向經驗。與刺激源拉開距離,嘗試讓自己可以冷靜的方法十分重要(例如走到房間看看窗外、洗臉、喝水、調節感官感覺來轉移注意力)。同時,為自己設下防護罩,過濾與篩選聽到的話語,告訴自己「我可以選擇讓什麼話來影響我」。
3.當準備好面對孩子時,在他身上找到一個可以定錨觀察的地方(例如衣服的樣式、髮色、頸部的輪廓…),讓自己緩緩殘餘的不耐煩,以維持和他說話的注意力。
4.使用非暴力溝通技巧:
第一步-觀察,表達客觀觀察而非主觀評論。例如,從「你總是忘東忘西」的主觀評論,調整為「我看到你忘了帶餐袋」,陳述具體事實以減少聽者感受到被指責與挑惕而揚起情緒。需要留意的是,仍有許多帶有評論的觀察是包裝在「我訊息」底下的。比方說:「我覺得你真的很誇張」,雖然是以「我訊息」來開頭描述,但仍然會讓聽者感到被批判,可以透過慢速、低沉、柔和的聲調來調節自己的情緒,也讓對方比較能維持可以傾聽接收的狀態。
第二步-感受,表達「感受」而非「想法」。感受指的是內在情緒,例如我感到「生氣、煩躁、難過、無力、緊張、擔心…等」,也可以表達身體感官感覺,如「我覺得胸口悶悶的、手心出汗、身體僵硬」,說出自己的感覺,有助於對方了解當下的我們發生了什麼事,而非陳述想法「我覺得你在生氣、我覺得你不在意我」等主觀猜測他人情緒,以避免聽者有被分析與誤解的不舒服。
第三步-需要,反思引起感受的原因,覺察情緒底下的內在需要。嘗試給自己沈澱緩和的時間,貼近情緒,用好奇的眼光問自己:「是什麼讓我這麼生氣?」原來是因為我覺得努力解釋了仍不被理解、我覺得認真付出了仍不被感激,難怪我這麼為自己打抱不平。被愛、被重視、被信賴、被認同、被接納、被支持、有自主、感到有能力…這些都是我們渴望在關係中被滿足的內在需要,也因為我們認為重要他人有能力滿足這些需要,而期待他們的同理與照顧。但同時,我們表達需要的方式,是否讓重要他人覺得足夠安全、可以靠近,而不會被砲火轟炸?他們是否也面臨自身情緒被擾動的不舒服,而無法展現支持我們的能力?
第四步-請求,提出具體與明確的請求而非命令。以「你是否願意」、「我希望你可以」的陳述,來表達我們需要對方回應的言語與行動,以及期待關係互動中可以調整的部分。例如:「當我跟你說話時,可以請你放下手機嗎?」、「我現在需要你的安慰,你可以抱抱我嗎?」表達的語氣宜平靜柔和,這有助於讓聽者願意將注意力放在我們身上,也增加願意靠近的意願。很重要的是,表達請求的目的是「創造雙贏與合作的關係」。因此需要給自己打預防針,對方是否願意調整,需要尊重他的決定。
溝通步驟的實踐並非易事,即使又遇到了情緒籠罩理智的時刻,也別忘了我們曾經有修復關係的成功經驗,內在都蘊含著支持彼此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