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6月29日 星期三

父母離異對孩子的愛與礙-淺談孩子的心理適應(劉安柔諮商心理師)

者:劉安柔諮商心理師粉絲專頁部落格


參照內政部數據統計,台灣一年有五萬對以上的夫妻離異,近半數的婚齡未滿九年,也就代表正面臨因父母離異家庭變動的孩子,多為九歲以下的兒童。在身心發展尚未成熟的階段,孩子被動接受父母離異後家庭的重新調整,對孩子而言是人生重大事件,與其相對發展年齡之影響有很大的關係,結束夫妻關係轉為父母角色,相信是彼此選擇希望更好的共同決定,在適應歷程中父母的態度與做法更是孩子直接的示範,孩子的身心安頓更值得關注。
以下心理面向提供父母協助孩子心理適應:



2022年6月25日 星期六

親子溝通小撇步 (廖鈺琪 臨床心理師)

 者:廖鈺琪臨床心理師粉絲專頁部落格

在與兒童和家長的工作中,有時會需要與爸爸媽媽分享和討論與孩子溝通的小撇步。

其中,「讚美」是一項重要的管道。適當的讚美,不僅能促進親子間正向的互動,還可以讓孩子理解與認識好行為,並且提升孩子的自尊與自信。

但是一個有效且適當的讚美並不容易,特別是愛在心裡口難開的華人父母。


【關於過兒的藥物治療】之二 第一次服藥就順利上手

者:甘雅婷諮商心理師(已離職)



嗨!我是雅婷心理師

休息了一段時間,【關於過兒的藥物治療】系列又來啦!

上一次的系列文章裡,我針對了過兒服藥後食慾不振的情況提供錦囊妙計。陸續有家長發現:

欸~原來食慾不振這副作用是可以解決的呀!這樣就比較放心,不用怕孩子食慾不振影響發育了!也因為這樣,爸爸媽媽們也會開始考慮醫生的建議,讓孩子開始服用藥物試試。

我聽了其實覺得很開心呢,無論是否用藥,可以幫助孩子更有自信,身體感受更舒服有活力,實在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呀!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關於初次用藥可以注意的小撇步吧!
※溫馨小提醒:給爸爸媽媽,以下的資訊提供參考,但不可取代醫師的醫囑喔!如有任何疑問,鼓勵家長們和醫師溝通討論。




2022年6月24日 星期五

超強心理師陣容~ 童伴半日「親子夏令營」火熱招生中!

超療癒的童伴親子夏令營招生囉😍

本營隊由六位專業心理師精細設計,
每天都有心理與情緒課程結合多元活動:
包含園藝療癒、藝術療癒、手作、瑜珈、親子遊戲等,
營隊結束後,心理師還會提供簡易的兒童心理觀察報告喔!

孩子在營隊裡,除了能學會以健康的方式抒發情緒,也能更懂得與人相處喔!



【越壓抑越在意】我們與情緒的距離(吳懿珊諮商心理師)

  者:吳懿珊諮商心理師粉絲專頁部落格

相信大家都有不舒服的情緒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經驗,你曾經試過什麼方式讓自己好過一些呢?
普遍會使用的方式是「轉移注意力」,例如:聽音樂、看影片、打遊戲、運動、洗澡、飲食、做料理茶點、手作、園藝、做家務、修理組裝物品、和他人聊天…等。
透過「五感」活動轉換視、聽、嗅、味、觸的感官感受,讓我們可以暫時跟情緒拉開距離,維持在理智狀態、繼續過生活。




2022年6月21日 星期二

比起孩子,我還是比較想和老婆互動(余佳容 諮商心理師)

者:余佳容諮商心理師粉絲專頁部落格


今天的伴侶諮商是一對結婚五年的夫妻,老公在電話中幫老婆預約,主因是覺得「老婆太焦慮孩子」,所以想要來談談。
我第一個想法? 「老婆太焦慮孩子?為什麼要約伴侶諮商?」 我帶著這個困惑,進行幾次會談。



凝視,改變你的世界 (劉子維 臨床心理師)

者:劉子維臨床心理師粉絲專頁部落格


以前唸書時,記得課本上說,語言佔溝通的三成,剩下70%是非語言。傑克拔覺得這概念可能要調整一下,語言約佔兩成,非語言、肢體姿態佔溝通的五成,剩下的30%,則是 #話語背後的意涵。



2022年6月18日 星期六

從伴侶吵架中看見自己,你爭的是什麼(張瑋庭諮商心理師)

者:張瑋庭諮商心理師粉絲專頁部落格


我們都會對愛情有理想的樣貌
然而現實是我們總會為了一些日常和對方起爭執
這些爭執,吵的不是對錯
只是為了安撫內在的不安

苡玟曾經跟我抱怨男友回訊息很慢
:「我也知道他有時候工作在忙,但是消失四、五個小時,這就有點過份了吧!讓我覺得我不被在乎,而且可有可無,他到底有沒有把我放在心上?」

:『感覺當你丟出一個訊息的時候,你很需要對方的回應;同時,如果對方回應的時間超出你所預期的時間,會讓你開始擔心他不夠在乎你。』

:「對啊!當我丟訊息的時候就表示我需要對方呀!不然幹嘛談戀愛!我不太確定是不是大家都跟我一樣,但是我覺得我的容忍已經很高了,四、五個小時耶,也夠久了吧!但他卻總是消失這麼久,真的在乎一個人的話不會這樣吧!」





2022年6月16日 星期四

ADHD的孩子到底需不需要服藥?( 陳姿廷 臨床心理師 )

者:陳姿廷臨床心理師粉絲專業部落格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以下簡稱ADHD)的家長常常會詢問我的一個問題
是關於ADHD的孩子到底需不需要服藥
依據我的臨床經驗 事實上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
不是所有的ADHD就應該要服藥 但也千萬不要排斥讓ADHD的孩子服藥


「管教」該怎麼結合「情感連結」?( 林品如臨床心理師 )

者:林品如臨床心理師粉絲專頁部落格

在治療室外聽見一陣爭執的聲音

小孩一邊哭著一邊拿東西丟著爸媽,並指責爸媽沒有遵守承諾

家長們壓抑自己的怒氣,努力保持冷靜地提醒小孩不要拿東西丟他,請他到旁邊冷靜。

然而情況並沒有好轉,小孩的情緒並沒有跟著爸媽的口語提示而平撫,反而越演越烈。

也許過去曾有聽過,當小孩出現偏差行為的時候,可以適時忽略他的行為,避免增強他的偏差行為,並且告訴他這樣做不對的原因,但是在這個情況之下,為什麼做了卻沒有效果?小孩並沒有停止當下的行為反而越演越烈?發生什麼事了?






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

陳之懷諮商心理師童伴


童伴與您一起作伴


童伴心理治療所預約表單
line@ ID : @456jzgiy
電話 02-27555429


雖然有點膽怯,透過鼓勵原則仍會去嘗試(温文傑 諮商心理師)

者:温文傑諮商心理師粉絲專頁部落格


前幾天下雨
對於好動的孩子來說渾身不對盡
在室內遊戲室除了有傳統的球池、積木區、扮家家酒區與小型溜滑梯,這家遊戲室有小型的攀岩,兒子玩膩了傳統室內遊戲區,自行說要挑戰小攀岩。


轉過身,你就會看見我(許妮婷 諮商心理師)

者:許妮婷諮商心理師(粉絲專頁部落格


好想為你抹平臉上積聚已久的澀紋。

妳將舊習奉為圭臬,當一個不能怨不許悔的老婆,先生當經濟支柱,而妳一攬所有的家務;妳將重心放在一雙兒女身上,從出生到青春期,妳不假他人之手;妳為符合世俗界定的「好媳婦」,妳從不踰矩。

我問妳快樂嗎?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候?

「我不知道,妳這樣一問我很難回答妳什麼是快樂。」妳遲疑了好一會兒,才勉強從口中緩緩吐出話語。

一次又一次,像洋蔥般一片片被撥開的自我,妳摘下長年的偽裝面具,正視那些妳壓抑許久的恐懼。

「我老公心一直在外面的女人身上,他老早就對我感到乏味,我知道,其實我都知道。」

「我們一起牽著『害怕』出來和妳說說話,好嗎?」當妳企圖打破自我僵局時,我輕聲詢問妳。

後來,我們不僅和『害怕』對話,它也呼朋引伴將『自卑』、『失落』等夥伴一起帶出來喘口氣,妳逐漸覺察到自己內在的衝突與掙扎,那些過往被自己排拒在外的感受,那些妳誤以為碰到會灼傷的真實感受,其實並沒有妳想像中的醜陋與難堪,甚至妳學著去看到它們可愛的一面,試圖接納這些自己的人格面向。



那天,妳主動說了好多話,妳說:

「我最近追了那部韓劇叫《我們的藍調時光》,我看到東習的媽媽臉上的皺摺,以及連笑起來都沒有快樂,我突然在她身上看到好多的自己,那天在家崩潰大哭,覺得自己結婚後怎麼就這樣糟蹋自己,這幾年不要說跟快樂在背道而馳過生活,而是一直為老公跟小孩而活。」

「我也追了那部劇。」我說。

東昔看不慣宣亞每每總將眼光放在兒子,他告訴宣亞自己的母親就是膠著在苦難面,讓自己也身陷其中,卻忽略身旁兒子對她殷殷期盼的眼光,一年復一年,東昔渴求母愛的心枯萎了,他只能收回母愛的失落,他用放棄來保護自己那顆受傷的心,但其實東昔的心非常疼惜苦難不斷的母親。

宣亞:「一直看著海浪,頭會暈。」
東昔:「妳怎麼跟我媽一樣傻。轉過來。以後覺得生活鬱悶就轉過來,轉過身就會看見另一個世界,不要只是傻傻地看著大海⋯⋯,我是在說我媽,她只要轉過身就可以看見我,可是她卻成天看著大海埋怨。」

如果你執意專注於眼前的斷垣殘壁,那你永遠無法有機會看見背後所擁有的璀璨。


童伴與您一起作伴


童伴心理治療所預約表單
line@ ID : @456jzgiy
電話 02-27555429

 

2022年6月7日 星期二

生涯迷惘的時候,是否有支持你決定的另一半?(邱意婷 諮商心理師)

  者:邱意婷諮商心理師粉絲專頁部落格

一個人要做生涯決定的時候,只要考慮自己就好;但如果在一段關係或家庭裡,你需要考慮的點就更多,做決定的難度也更高。
婚姻之所以和戀愛最不同的地方是,好的時候雙方都開心,但是遇到困境的時候,婚姻要承受的壓力會比單純的戀愛關係大非常多,不論從經濟、健康、工作到生涯決定,都會因婚姻關係而需要考慮到”我們“而不只是“你和我”。
有四個對於婚姻和伴侶關係的體會,我覺得很重要,把它和大家做簡單的分享。





密碼大作戰(蔡百祥 臨床心理師)

 者:蔡百祥臨床心理師粉絲專頁部落格 


Hello,我是蔡心。

我們設計了新的教材「密碼大作戰」(中英文皆有),除了增加小朋友的詞彙量,在遊戲過程中也能培養他們的專注力、情緒辨識能力。

歡迎老師、治療師、家長免費下載操作,可以直接下載本文的圖片,或者印出來,帶著小孩一起練習喔!

如果還想看看其他教材,以下內容供你參考喔!




2022年6月3日 星期五

網路使用的擔憂,映照出孩子的需求與親子的關係 (劉安柔諮商心理師)

者:劉安柔諮商心理師粉絲專頁部落格


孩子生處於網路世代中,自出生那一刻起,科技環境就像空氣般無所不在的陪伴成長,還記得女兒三歲多第一次伸手觸摸摸平板時,自動用手滑動,再用兩隻手指放大和縮小,這動作自然的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大人並沒有教導過任何使用方法,她自己卻會這麼操作,是平時看見大人使用的類化動作,又或者這正是他們處於科技世代探索世界的方式。 在校園工作的這些年,聽見很多家長和導師的擔心,常常在向我說著:
「老師,我孩子玩電動玩太久都不會停,功課都退步了!」、
「老師,我家小孩叫他不要玩都講不聽,講到每天都在跟他吵」、
「老師,我們班的那幾個學生是不是網路沉癮了,我該怎麼幫忙他們」…等等。

可能大人的擔心是,網路使用過度造成了人際不佳、情緒問題、關係困擾等,但有沒有可能這些問題本身就存在,只是網路的過度使用,加劇原本的問題,且以明顯的方式讓你們看見孩子的困難?






注意力不足/過動兒童的帶養技巧 (余尚澤臨床心理師)

 者:余尚澤臨床心理師粉絲專頁部落格

【關於 注意力不足/過動】

孩子常常被老師反應上課不專心,活動量大,寫作業一下尿尿,一下肚子餓,關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特質


【孩子好像有 注意力不足/過動特質,我們可以怎麼做 】

平常透過這四種方法,嘗試建立家庭約定(簡單來說,就是→家規),來增加孩子好的生活常規習慣,減少在學習、人際相處時,容易不夠專心、過於粗魯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