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不舒服的情緒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經驗,你曾經試過什麼方式讓自己好過一些呢?
普遍會使用的方式是「轉移注意力」,例如:聽音樂、看影片、打遊戲、運動、洗澡、飲食、做料理茶點、手作、園藝、做家務、修理組裝物品、和他人聊天…等。
透過「五感」活動轉換視、聽、嗅、味、觸的感官感受,讓我們可以暫時跟情緒拉開距離,維持在理智狀態、繼續過生活。
然而,情緒不會因為我們的轉移注意力而就不再出現了。
當我們越是牽掛著「剛才的不舒服是不是會重演」,我們就已經聚焦在情緒上了。
轉移注意力的活動暫時吸引著我們的目光,但效果不長。隨著那些活動一個又一個流轉、完成之後,靜謐獨處時,情緒又淡出顯現,突然間又難受了起來。
我們或許會繼續轉移注意力再次拉開距離,也可能盡快讓自己睡去、不要感受,但情緒不是能被「消滅」的,反而可能因為壓抑它,而更讓我們發現它的存在。
情緒往往會透過身體反應提示我們它的現身,從自己也沒發現的微表情(例如皺眉、咬牙),到明顯的身體訊號(例如頭痛、胸悶、腹痛、肩頸痠痛、哭泣、煩躁等),讓我們發現自己有些不對勁,內在的平靜被擾動了。
有意思的是,壓抑情緒是成為大人過程中習得的生存策略,並非先天而有的。孩提時代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還察覺不到情緒的出現,情緒就已經流洩而出了。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感受到了情緒,不是讓它自然釋放,而是壓抑忍耐呢?
或許是因為曾被責備「有什麼好哭、不要生氣」,使我們連結到「讓難過和生氣出現不好」,因此開始嘗試壓抑、強化壓抑,久而久之也就習慣減少感受情緒,對情緒變得沒有那麼敏感了。
我們對情緒的壓抑,往往與不了解情緒的源頭有關。因為不知道被什麼擾動了,我們覺得不安,想逃,想用其他事物壓過它的影響力。
同時,也因為過去經驗使然,對情緒的印象大多是「有負面情緒很麻煩,很不舒服,也很難控制,會給他人添麻煩」,壓抑情緒可以讓我們在擾動的當下,覺得「沒事的」。
但,情緒是本能,是與生俱來的,都有其功能與意義。
初級(原始、深層)情緒是對外在刺激產生的本能反應,主要情緒及其功能如下(Ekman,1972):
▸喜悅:促使我們與他人接觸、增進連結
▸生氣:感受到威脅時自我防衛、維護權益採取行動、振奮有鬥志
▸傷心:尋求安慰與支持
▸害怕:僵住、反擊、逃離
▸驚訝:集中注意力、好奇想探索
▸厭惡:遠離令人不舒服的事物(危險、有毒)
次級(續發、表層)情緒是對於原始情緒所產生的反應,主要的功能是用來調節原始情緒。
例如家長在老師面前忍不住破口大罵孩子,後續反思覺得自己反應過度,對孩子感到愧疚與後悔。同時,也對於在老師面前沒有管理好情緒,覺得丟臉與自我厭惡。「生氣」是初級情緒,「愧疚、後悔、丟臉、厭惡」是次級情緒。
當我們不允許初級情緒出現,壓抑而衍生的情緒即是次級情緒。次級情緒掩蓋初級情緒後,我們更難感受原始情緒是什麼,也更難溯源覺察情緒是怎麼來的。兩種類別的情緒夾雜在一起後,更覺得混亂與疲憊。
面對原始情緒採用壓抑的策略,雖然能有短暫迴避不舒服的效果,但壓抑久了,將會累積許多次級情緒,也可能因為在意著「有沒有確實壓抑好初級情緒」而更為焦慮,長久下來更可能演變為慢性與不可逆的身體疾病。
例如上班期間接到伴侶電話大吵一架後,忍著氣憤、委屈的心情用僵硬的姿態工作,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沒事,不會因此引來關注、能平靜到下班,但已經造成身心強烈的內耗,累積的情緒更加滿漲、接近崩潰的臨界點。
原先因為在意他人眼光努力維持「情緒穩定」的形象,卻隨著一再壓抑,反而更容易收不住情緒而失控爆發。
因此,在舊有的方法-壓抑之外,我們需要有助於身心健康的調節策略。
第一步,從練習覺察自己是否自動化執行「壓抑」開始。
嘗試在感受到不舒服時,給自己力量,停留多一些些時間,不直接反應,以避免再度啟動自動化的壓抑模式。停留與感受,能讓我們對情緒有多一些覺察,也能讓我們對自己有多一些同理的眼光-「難怪我那麼生氣,因為我不只氣小孩,我還氣自己怎麼這麼容易就失控了,覺得自己不成熟。可是,我或許也對自己很嚴格,人不是機器,無法不生氣,也很難在第一時間就做出最恰當的反應。」
當我們練習對情緒少一些負面評論,理解情緒不是只會帶來困擾,而是生存的本能,就比較有力量可以與情緒拉近距離,看見情緒更完整的模樣:「原來不只有表層的生氣,生氣底下還有失望、難過、無力、孤單的深層情緒。原來我的內在乘載了這麼多情緒,已經很累了,還要期許自己吞下去…已經很滿了,還要努力繼續壓下去」。
邀請你練習告訴自己:這些情緒真實存在,我可以有這些情緒。練習少一些評價(情緒不應該出現、情緒很麻煩),多一些停留與感受。這能讓我們把情緒看得清楚一點,能進一步辨識情緒,而能夠針對不同種類的情緒、不同強度的情緒,採取不同的調節策略。例如:難過的時候沒有力氣做事,但感官還在運作。
用溫毛巾蓋著眼睛、聽著音樂,讓自己感覺「我可以跟外界隔絕一會,在這裡待著沒有關係」。
生氣的時候煩躁混亂,靜不下心來,那麼就讓自己動起來。運動、運用身體操作的活動都可以嘗試看看,只要採取安全健康、沒有傷害性的行動就好。尤其推薦具有重複步驟的活動,因為很直覺、不太需要動腦,更有助於達到平靜的效果(例如手作、切菜、摺衣服等)。
我們與情緒的距離,不是只有迴避逃離,也不是必須強迫貼近,而是可以彈性的調遠與拉近。當我們從不同角度看情緒,對情緒就有了不同的感受與理解。面對情緒的反應除了壓抑之外,有了更多選擇,結果也隨之有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