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4月20日 星期三

該如何面對青少年的自傷行為 -- 淺談傷痕下的聲音 (劉安柔諮商心理師)

  者:劉安柔諮商心理師粉絲專頁部落格


青少年的自傷行為,往往讓家長無法理解卻又心疼不已。

現代的資訊量過大,青少年正處於快節奏世代,訊息接收下要懂得取捨,在長出辨識與自控能力中成長,無論是家庭結構、人際關係、學習型態、生活便利性等皆已不可同日而語,說實話,現代的青少年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也不容小覷。

自傷成因很複雜,以目的來說,有些是希望能結束生命,大多是希望能轉移苦痛,處理情緒危機。自傷的形式,不僅是割腕、撞頭、咬傷、自願燙傷等明顯傷口,另外像大量服藥、酗酒、拔毛、破壞傷口結痂處等,都屬於廣義的自我傷害的形式,也是慢性自傷的行為。有可能不是真的有意要結束生命,但卻有高風險會造成危險性,甚至是讓大人無法理解行為的原因和內心所乘載的苦痛。

常聽見這樣的對話:
「到底是為什麼要割啦,不會痛嗎」
「但也還好。這樣比較舒服」




大人在詫異心疼傷口的造成和外顯行為的出現,想用大人視角猜透孩子心理的真正動機或想法,卻容易忽略心裡那道傷可能比皮肉傷更顯劇烈。

其實孩子想說的可能是:
「我不知道還能怎麼辦…但我不想再這樣了」
「我心裡好難受但沒有人懂」
我內心真的好痛苦快被淹沒了」
「我覺得沒人能幫我,我也說不出口…」...

自殺和自傷狀態不同自傷是情緒危機或求救訊號有時也是家庭關係需要調整的警訊。

想關心卻不知如何開始提供以下的方法嘗試與孩子建立關係:
1. 放下權威姿態以關心開啟對話
2. 關心傷口更關心孩子的情緒
3. 不逃避談自傷、死亡的議題
4. 允許想像世界,好奇所知所感
5.傾聽孩子主觀世界所在意的細節

其他面向的策略協助:
1.提升情緒壓力及調適能力
2.提供正向的情緒楷模
3.提升人際與其他支持
4.立即尋求專業管道協助

接住傷痕下的情緒,每道傷口都承載了壓抑下沒說出口的故事。


童伴與您一起作伴


童伴心理治療所預約表單
line@ ID : @456jzgiy
電話 02-2755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