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雅婷諮商心理師(已離職)
前幾天蔡心在他的粉專的文章中提到他最近在讀書(!),書裡面薩提爾女士提到低自尊會如何影響到擇偶的選擇。我在留言看到很多朋友對於這個議題感興趣,紛紛留言想打聽薩提爾女士是怎麼說的。身為以依附關係作為治療基礎的心理師,這引起我的好奇,讓我動心起念,也許可以寫一些關於這個議題的文字來和大家分享。
先說喔,雖然我看完<聯合家庭心理治療>這本書惹,但我沒有要爆雷,如果想知道薩提爾女士在書裡面怎麼說的,大家快去把蔡心的粉專敲碗,督促他把書讀完~
說到依附關係,我們先稍微往前一點,從Kohut所發展的「客體關係理論」開始看:這個理論強調幼兒透過和主要照顧者的相處形成對自己及外界的看法,其中很重要的概念就是Bowlby的依附理論所強調的「依附關係」。
依附關係與內在運作模式
簡單的說,我們最早和主要照顧者的互動模式,會影響我們如何看待自己、他人與世界。為了閱讀方便,我們先姑且稱呼這段時間為「早年(家庭)經驗」。我們在早年家庭經驗裡,從大人照顧我們,對待我們的方式,去認識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也從這個經驗裡建立我們認識他人的解密密碼,例如:對方這樣回應這樣做,那他應該是友善的或他是惡意的,等等;同樣的,我們對於外在世界的解密,也是透過我們探索世界之後得到的回饋,去建立的一組解釋模式。
這主要是我們的大腦在演化中,為了適應環境,會主動先建立一套解讀(解密)的系統+解密之後如何因應和行動,來幫助我們不只好好的活著而且可以活得好。而這個因應模式,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內在運作模式」。
重覆的反應模式形成個人的特質
所以我們會有一些行為模式或重覆一些行為來符合我們的內在運作模式,如果過去小時候不好的經驗或是不如意的經歷所造成的模式,很有可能就會形成「強迫性重覆」。
譬如說,一個人際關係不好的人,最開始的時候,也許他只跟部分人關係不好。慢慢地,他會因為內在運作模式的關係,認定自己是不被喜歡的,做一些不那麼讓人喜歡的行為或表現,漸漸地,就把身邊的人越推越遠。
換句話說,人會潛意識地讓別人不喜歡他,以便重複那些痛苦但是很熟悉的體驗。大腦有著趨樂避苦的本質,如果冒險會痛苦和忍受痛苦也會痛苦,大腦會傾向忍受痛苦。(大腦的謎之音:忍耐維持現狀是很痛苦沒錯,但是也都忍耐了二十三十年了,再忍一下好像也沒差,可是改變之後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矮鵝~驚驚,想想還4算了~)
所以啊,一百多年前的英國心理學家Fairbairn才會說:「有些人之所以你受傷難過,卻又難以讓你放下,是因為他們提供的那些負面安撫,讓你感到安心與熟悉。」基於這樣的論點,Fairbairn也說「我們找伴侶時,會傾向被我們異性父母的改良版本吸引」什麼意思呢?
就像雅婷心理師我是女生,那我的異性父母就是父親,以此類推(註),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改良版本」並不是長得比較帥氣、比較美麗、比較聰明這類的條件,而是比我們的原生父母更能回應與滿足我們內在運作模式需要的伴侶。
我在學習這段理論時,赫然發現:欸~真的耶,我先生就是我父親和我外公的綜合體。因為我小時候,主要的男性照顧者是我外公,所以我先生他像我父親一樣內向、安靜、沉穩有想法而且身高超過180(重點!);也像我外公一樣,有趣、溫暖、理解我、欣賞我的鬼靈精怪和無厘頭。
寫到這裡,大家以為我要在文末跟大家說:我們與孩子的關係影響他們未來擇偶嗎?
才不是!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認為學習伴侶/家庭治療時最寶貴的心得:
「生命,從某些角度看,是個充滿愛的恩賜」
不論是父母還是孩子,我們都是普通人類,難免有所不足的時候,我們過去沒有能從父母那裏得到的愛與接納,我們今生還是有機會可以從伴侶、親子關係裡再次得到療癒的。
如果我們能到找到通往彼此心中的那座橋,我們的確有機會也有能力,讓對方也讓自己再次幸福😊
有需要的時候,歡迎來童伴找我們聊聊喔!
(註)這裡的異性父母,目前當代傾向解釋為心理性別的異性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