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在的「潛規則」,這些是人們行為、態度或做決定的內在準則。
小美是獨生女,母親在產後就辭去工作全心當個家庭主婦,父親則為家中的經濟支柱。然而,在小美年幼時,父母時常吵架,常常一言不合爸爸就離家出走好幾天、甚至幾個月,獨留他與悲傷無助的母親。因長期處在父親可能會離開的焦慮之下,使得長大後的小美認為:只有當自己具備經濟獨立的能力時,才能夠免於被拋棄後的痛苦。所以在面對親密關係時,小美相當獨立,認為凡事只能依靠自己,關係不應過度交纏,須有彼此的空間。這便是小美面對關係的「潛規則」。
每個人的潛規則並沒有好壞之分,純粹來自於個人天生的氣質與成長的環境。但當是與他人互動後,可能問題就會產生。
小美在大學時認識了一位同系同學,兩人互相欣賞進而交往。在交往過程中,小美希望能夠保有自己的私人空間,也由於自己半工半讀,所以將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學業與工作上,兩人的約會也常因此必須提早結束。男友感到被冷落了,為此與小美起了很多爭執。小美理智上可以理解男友有陪伴的需求,但卻很難為此放下自己的工作與學業,而在這無盡的矛盾中痛苦掙扎。
心理治療或心理諮商,很大一部分就是要找出這些「潛規則」,以及這些潛規則可能形成的原因與所引發的議題。一旦能夠覺察到自己內在的潛規則,嘗試去理解、接納,並在情況改變時修改這些潛規則,問題才有被解決的可能。
小美在關係中的獨立,或許是源自於害怕被拋棄,為了防禦這種對關係的焦慮,小美減少自己投入關係的程度,畢竟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
實際上,她可能不是想要遠離這份親密關係,她想逃離的,是她內心的焦慮和痛苦。小美覺察到自己的潛規則,並試圖與男友溝通,彼此坦誠自己的感受,男友也說出屬於他的潛規則。兩人在瞭解了彼此不同的期待,開始對對方有多一層的同理與諒解,並同意會嘗試一起努力做出些改變。
只有當話說開,讓這些「潛規則」浮出檯面,使得自己能夠去檢視、反思,這些潛規則也才有可能被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