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對我而言,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新開始。因為孩子們進入了新的學涯階段,我們搬了家。在今年比以往都長的暑假裡,孩子們的作息開始失去規律,心情也伴隨著睡眠飲食時間的改變而開始起伏不定。或許也連帶受到連日來暑氣盤旋的影響,對話時的口氣多了些不耐煩,也多了更多默不做聲的時間。
近日我向孩子們表達對於需要多次提醒網路使用、洗澡與睡眠時間的無奈,孩子們立刻啟動辯論模式說著:「媽媽妳也很晚睡啊,而且搬家的東西也拖了很久沒整理好!」,原想平心靜氣的討論,卻又被勾起怒氣而與孩子爭辯起來,最終結果雙方還是對彼此抱持著舊有的期待-「你們趕快停止上網洗澡睡覺!」、「媽媽妳趕快整理東西我們才能有好好睡覺的環境!」,累積「說了也沒用的」無力感。冷靜下來才發現,我和孩子都在抱怨被對方影響心情,都覺得不被理解、體諒與接納。
為了避免親子之間演變成多說無益的溝通僵局,我們進行了第一次的家庭會議,讓大人小孩都可以說說這陣子在家裡感受到的氛圍、觀察到的互動,凝聚共同都想改變的期待,找出想法差異的平衡點,思考可實行的解決辦法。
依循阿德勒取向的家庭會議架構,每個人輪流擔任主席與紀錄。無論有無明確意見,每個人都需要出席,也都需要發言並一同決策(即使是學齡前的孩子,只要有表達能力,都歡迎參與)。我們家是兩週進行一次會議,在會議開始前會準備大家都愛吃的餐點,引起家人對於參與會議的期待。同時,在開會前告知主席當次要提案的內容(例如網路使用時間、家事執行狀況、搬家物品整理期限等),讓會議聚焦在重點而更有效率,也同時可進行臨時動議來討論未事先提案的項目(一半人數同意才會在當次提出,否則留做下次會議提案)。
家庭會議的精神是為了凝聚對家的向心力、歸屬感與責任感,因此最重要的是在會議開始的感謝儀式。每個人輪流表達對彼此的感謝,或許是謝謝家人提醒起床與出門的時間、謝謝家人關心上班上課的狀況、謝謝家人補位完成家事、謝謝家人在自己漏掉待辦事項時,給予包容而沒有抱怨與責罵…
透過感謝儀式,讓大人小孩都接收到了滿滿的重視與暖意,也有機會看見對彼此而言需要與付出的交集(針對對方想要的給予滿足),減少「辛苦付出還被嫌棄」的委屈與不滿的累積。
提案討論的焦點是為了整合大家的意見,透過逐一發言增進家人之間了解彼此的想法感受,而不是批鬥大會,任意妄言的嘲笑、數落與責怪(例如:看吧!之前就跟你說過了,誰叫你不聽!)。發言需舉手且經過主席同意,除了練習聆聽,也有助於減少打斷他人的情形。在這樣互重互諒的對話氛圍下,帶來發言的安全感,更能溫和而堅定地表達真實的想法,不再重演無效溝通的兩個端點(表面沒事但心懷不滿、互說氣話累加受傷與失望)。
形成約定的共識之後,就要遵守承諾,言出必行。萬一行為層面實在無法做到約定的事項,家人之間也要溫柔的提醒所觀察到的現象,善用「我訊息」,優先描述客觀觀察而非主觀詮釋(例如:孩子,我發現網路使用的時間到了你仍然在上網,我想跟你一起想想怎麼減少這樣的狀況再發生)。而口語表達仍在學習中的孩子,也可以透過非語言訊息(表情、語調、手勢、肢體動作等)來發出訊號,提示大人需要「停下說教模式,改用溫柔溝通模式」的時間點。
聚焦在了解改變歷程中遇到的困難為何、嘗試過哪些方法仍難以改善等細節,有助於快速確定下次家庭會議的提案事項,再次運用團結的力量因應困境,避免家人陷入孤軍奮鬥的處境。同時,家庭會議也帶來關係的安全感,全家人都知道「問題發生了可以在幾天後的家庭會議中討論怎麼解決」,有助於緩衝「當下要說清楚講明白」的堅持,也少了許多瞬間情緒爆炸的關係傷害。
在第一次家庭會議之後,我驚喜的發現,大家對話時的語氣變得溫柔了,更不需要提醒就能自行記得做到約定的事項,也更期待下次會議的來臨!(佳餚是重點,帶來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