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於自己的喜好通常都比較清楚,像是知道自己喜歡草莓、茄子,不喜歡芹菜、大蒜,出遊喜歡爬山,但不喜歡去海邊,諸如此類。
但在與朋友、同事、家人相處時,會發現好像展現出來的都是不同面貌,有時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個性不穩定或是人格很多?有時侯對於自己的個性、特質,好像不太能肯定的說出來,或是別人會回饋出與自己認定的特質不一樣,會有些困惑、挫折或是低落的感受出現。
心理學家提出的自我差異理論(self-discrepancy theory),將自我界定成三種。
-現實我(autual self),自己定義的自己
-理想我(ideal self),是希望、期待自己可以成為的樣子
-應該我(ought self),認為自己應該、有義務、有責任成為的樣子
上述三種自我會在日常生活中被看見,他人就像是自己的一面鏡子,反映出一部分的自己,但是身邊的人都是不同類型的鏡子(例如哈哈鏡有些把你變矮胖,有的把你拉長),有些鏡子呈現出來的並不是真實的自己,知道有哪些鏡子適合自己,哪些鏡子很客觀,哪些鏡子照了很可怕。當我們看到鏡子中的自己看自己認識的不一樣時,也就是看見自我之間的落差,不同程度能會感受到低落、憂鬱、焦慮、挫折、罪惡感等情緒。
如果想要減緩這些感受時,我們可以藉由了解身邊鏡子的特性並善用他們,在了解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時,需要對方能如實反映你現在的狀態,同時能告訴你優點及缺點,像是那些可以很真誠與你討論、稱讚又偶爾愛嗆人的朋友,如此一來能更認識自己,進而有機會減少自我之間的落差。
當然,不靠他人反饋也可以,需要練習增進自我覺察,當我們能預先知道自己在不同鏡子之下會長成什麼樣子時,也比較不會受到衝擊,當自我間的落差出現時情緒反應的強度也會相對較低。
如果自己嘗試了,仍覺得存有一些疑惑,或是常對此感到低落、挫折,這時候心理師會是你的好幫手喔!
童伴與您一起作伴
童伴心理治療所預約表單
電話 02-2755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