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過動還是好動
過動跟好動,是截然不同的。
好動只是個性活潑,過動是靜不下來、像是彈簧、坐不住。
ADHD最早在1904年發現,已經被研究證實是生理疾病,
比如說,ADHD孩子的大腦發展較一般孩子慢(前額葉)。
※前額葉,負責的功能,
像是,注意力/專注力、工作記憶、衝動控制、抽象思考、計畫安排、判斷力、情緒調適、先見遠慮。
2.#診斷嚴謹嗎?
身心科的疾病,不像一般生病可以透過檢查馬上知道。
要符合診斷,
(1)需要經過醫生門診初步觀察
(2)臨床心理師,長時間的問診/測驗,以及彙整家長跟老師的觀察,了解家裡/學校的表現。
4.#ADHD會不會好?
不論有沒有ADHD的孩子,大腦都還在發展,隨著大腦發展越完整,注意力、衝動控制不足的表現會減少,但還是可能殘存。
有學者回顧過去的研究發現,25歲ADHD成年人,將近15%仍持續完全符合診斷標準,約有65%仍有部份症狀。
這個就需要學習一些策略/方法,來幫助自己減少症狀的影響。
#像是我自己組讀書會 #重要的事情提早準備來緩衝自己的拖延
3.#為什麼醫生馬上給藥
醫生認為症狀明顯,而且已經非常影響重要領域(像是,學習、師生/同儕關係等),為了即時改善,先投藥再進一步評估。
5.#要使用ADHD藥物嗎?
當孩子確定診斷為ADHD,我通常會鼓勵家長配合醫師的醫囑服藥。
因為,學習表現不好,不止孩子可能本身挫折,也可能會被同學笑,干擾行為過多,造成師生關係、同學關係緊張/衝突,
而用ADHD的藥物可以讓孩子發揮他本來應有的能力。
此外,7-12歲的孩子正處於學習/人際關係發展重要時期,
門診時,常常可以發現低年級的孩子,會出現學習困難、信心不足、情緒控制不佳的情形,接著,到了中/高年級,學習更挫折,交友/學校適應困難更明顯,也會伴隨其他的衝突(如,親子關係)、情緒行為困擾(如,憂鬱、焦慮、偏差行為)。
6.#人際情緒還是不好
服用ADHD藥物,是讓孩子發揮他應有的能力,也就是發揮本身具備的學習能力、情緒調適、人際技巧。
當遵循醫囑後,孩子的表現還是不太穩定,就會需要考慮會不會有其他診斷沒有被注意(像是,#自閉亞斯),或是孩子本身情緒調適、人際技巧就不太足夠,這就會比較建議多讓孩子參加心理師開設的課程(#這個是心理課著重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