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談往往在過程中,聽到孩子說:
『媽媽說的話很傷人,我有事就要要報復跟她吵,要不就是逃避-------』。
『我還好,我還可以-----』表面上很堅強,但內心很受傷。
『我爸都不相信我,連老師都不相信我,既然這樣,我就讓他發生,反正怎麼努力都沒有用---』
『我爸媽都不聽我解釋,認為我講的都不對,當初就不應該生我啊-----
當孩子有這些反應時,同時也要問問自己,當下自己的情緒是什麼?或想到什麼?這事件的過程?同時給自己一個心理上的空間,學習我的訊息步驟,以下簡要說明我訊息步驟(提醒不斷的練習,因為練習就在生活裡):
- 給予同理
- 具體說明把困擾的行為描述
- 說出這件事對於你的感受
- 再說出對於你的影響
- 期待彼此間的方式
- 謝謝有這機會討論與分享
我訊息是一種具體的陳述,讓人感受到對事情的觀點與感受的溝通方式。
提醒若我們可以加以思考,有時承認父母的回應不妥當,有助於下次面對這些互動模式時,覺察自己認知、情緒與行為,間接減少親子互動的語言衝突。最後想在強調父母親角色真的不容易,有時會挫敗、有時會失落、有時很欣慰、有時很幸福,我想有多元的情緒禮物充斥在我們的生活裡,所以做父母的我們還要不斷的進修,因為賦予這個父母親的角色短暫間是沒有有限期限的。
若有關親子教育的分享,可以來童伴聊聊天!童伴有專業的團隊和你(妳)一起加油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