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雅婷諮商心理師(已離職)
嗨!我是雅婷心理師
你今天好嗎?
最近我接了好幾位孩子,會在學校或團體生活中有攻擊行為
常常看起來同學們也沒有對他怎麼樣,可是孩子就是一陣「牙」起來的對別人拳打腳踢
事後詢問孩子,孩子通常說不清楚,要不然就是堅定的認為別人就是故意的。
我常常聽到家長這樣對我說
「雅婷心理師,他怎樣就是學不會教訓耶!我都跟他說,下次再亂打人,我就送他去警察局!看他是要送警察局被關起來,還是要自己控制行為」
爸爸媽媽嘿!親愛的爸爸媽媽,如果這也是您的困擾,我想請您思考一下,如果孩子學不會「教訓」,有沒有可能,孩子需要的不是教訓而是「學」呢?
也許孩子需要學習的是
認識自己是如何輸入感覺→學習認識自己的感官感覺到了什麼感受→如何處理(解讀)這些感覺的→基於什麼理由採取怎樣的行動
以下我提供一個簡易的親子在家可以一起操作的步驟
當然更多更細緻與個別化針對孩子特質的方法,可以來童伴找我聊聊喔
如果 孩子 很容易 對於生活事件的 解讀有 敵意
假設孩子小童和小明有些肢體衝突,小童認為小明故意絆倒他,但小明說他只是走過去而已。監視器也顯示小明根本沒有絆倒小童
假設小童最喜歡的卡通人物是神奇寶貝的藏瑪然特
1. 詢問 孩子 事情的先後順序 ,越細越好
像是
→當時的情境 是怎樣的 對方做了 什麼 你感覺到了 什麼
※我常用的句子,提供您參考喔
雅婷心理師:
藏瑪然特小子 ,你從哪裡發現小明是故意的啊?
因為老師沒有發現這個,但我覺得搞不好小小藏瑪然特你發現了我沒發現的事情
雅婷心理師這樣說有幾個用意
a.向孩子傳達 我相信他 的 心意, 因為 在孩子的 世界裡 感覺輸入 和 訊號解讀就是 對方有敵意,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對於開啟溝通並沒有幫助
b.套入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給予孩子 內在動機 去 探索和思考 發生了 什麼事
2. 做出時間與行為序列圖
和孩子 一起找找看,哪個環節讓他 感受到 敵意和不舒服
3. 假設是小童討厭小明盯著他看,會讓小童覺得小明要故意作弄他
(事實上很有可能小明只是好朋友之間 友好的注視而已 )
雅婷心理師:
藏瑪然特小子,那下次你發現小明盯著你看,讓你不舒服,感覺他要作弄你了 ,除了用腳踢小明還有別的方法可以做嗎
像是
a.先看小明後面的景色,在心裡數 12345
然後
b.注意看小明 的表情是生氣還 是笑笑的
※溫馨提醒:如果孩子有情緒辨識的困難 ,需要先做情緒辨識的訓練
→如果小明的臉是笑笑的
=>你就手握拳用 稍微 大力舉手說 :
「嗨 !小明」
「你對我笑了,是想找我一起玩嗎?」
→如果小明的臉是生氣的 你就先走開去別的地方
=> (要和孩子明確討論出要哪個地方 ) 去那個地方待一下,走一走
4. 假設如果孩子認為沒有和他討論或他不知道的事情 他就認定是他人有敵意
和孩子討論為什麼 別人 沒有先讓你知道 就是故意的 呢?
重覆上面那句:
藏瑪然特小子 ,你從哪裡發現的啊?
因為老師沒有發現這個,我覺得搞不好小小藏瑪然特你發現了我沒發現的事情
和您分享我的一貫原則,先和孩子站在同一隊,我們才有機會了解孩子在哪裡卡住了!
孩子不是不願意做到,而是不知道怎麼做到
好消息是:我們永遠有機會和他一起找到,那個需要多點學習的地方。
這個過程,就是成長呀!我們一起陪伴孩子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