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年2月2日 星期四

改變習慣的六個階段(吳懿珊諮商心理師)

者:吳懿珊諮商心理師粉絲專頁部落格

不少人都有「新年新希望」,在開春之際立定目標期望可以更接近理想自我的模樣。
 
然而,習慣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作息要規律仍舊不容易,增肌減脂的成效進進退退,學業與工作的專注時有時無…
 
在「適腦學習」一書中,談及改變習慣之所以困難,是因為大腦要經歷六個階段的練習:

第一階段:
「我不要/我不能」。萬事起頭難,只要度過了這個階段,就已經是改變的第一步了!因著舒適圈的慣性,要嘗試改變實在是需要下定決心的事。許多人擔心「多做多錯,改變了反而更糟」,因而選擇維持現狀。在此階段要萌生改變的動力,需要聚焦思考「改變可能帶來什麼效益?」以湧現自己的勇氣展開新行動。

第二階段:
「我或許」。此階段開始構築理想藍圖,但正因為是未曾建立過的新習慣,需要仰賴美好的想像引領自己擬定邁向目標的步驟。需要注意的是步驟需具體、可立即實行。就像是通往登頂的台階如果是一點一點的步伐,會比走在陡峭的台階更讓人有力氣往上爬。因此,步驟切的夠細夠薄,立即啟動執行的意願是重要的關鍵。

第三階段:
「我將會」。透過酬賞機制讓自己維持建立新習慣的努力,例如番茄工作法在做事25分鐘後,有5分鐘的休息。連續進行四個25分鐘後,會有30分鐘的大休息。這段時間可以做些與工作期無關的事,讓大腦休息。例如寫完試題之後聽一首喜歡的歌,吃一點喜歡的點心。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的休息方式需要讓下一個25分鐘維持效能,因此要避免高強度的感官刺激,以減少五感(視聽嗅味觸)大幅變動而引發分心。實施番茄工作法可以依照個人當天的精神與體力而定,沒做完也無妨,因為已經開始動工了!一次執行一件任務就好,因為注意力的轉移將會增加心智耗能導致效率降低。



第四階段:
「我是」。認知到自己正在付諸行動讓改變發生,就像是集合一塊塊拼圖般讓改變的驅力越來越強!推薦可以採用番茄工作法的架構讓大腦持續維持在改寫的狀態:在一天之始計畫今天要進行的事項(使用時間管理的法則列出事件重要與急迫的順序)、追蹤今天番茄鐘的進行狀況(在哪個環節花費的心力最多)、在一天尾聲的時候反思與紀錄以找到難處、擬定有助改進的策略。重要的是,專注在對自己最有影響力的事件,為每天的例行公式設定固定執行的時間以避免失焦(例如最多花20分鐘閱讀與回覆電子郵件),也需要放棄親力親為的堅持,將不那麼重要的事委託他人,以減少整體的心力消耗。

第五階段:
「我仍然是」。堅持投入改變,將會對新行為/新習慣產生類似自動化的反射動作,但要注意如果不專注在改變上,可能還是會掉入舊習慣裡。因為養成新習慣不是只有21天,2009年倫敦大學的研究顯示,每個人進入新習慣的狀態所需時間不同,天數的區間跨度很大,從18到254天都有。養成習慣的時間是根據難易度而定,盡可能在工作期的時候減少去思考「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完成」,這容易讓心理產生評價。而當評價冒出來時,也就干擾了我們對「當下」的專注。如同「正念」的精神所倡導的:正在念頭上,接受每一個念頭的存在,但不停留在評價的思考。

第六階段:
「經驗挫敗」。改變就像冒險,有收穫也會有風險。因此改變歷程中會遇到挫敗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我們需要不斷地給予自己鼓勵和肯定,告訴自己在面對許多自我懷疑、想動搖放棄的時刻,都沒有真正的終止改變的歷程。就算專注的歷程中被打斷也好,或是惰性讓我們耍廢也罷,不會有「前功盡棄」的災難,只要告訴自己從前面已經達到的階段再繼續往前就好。養成新習慣的關鍵即是:盡可能放鬆的看待一切變數,讓改變的歷程富有彈性與希望感。

萬事起頭難,但只要開始,就沒那麼難。一起練習找到改變的關鍵鑰匙吧!




童伴與您一起作伴


童伴心理治療所預約表單
line@ ID : @456jzgiy
電話 02-2755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