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年5月23日 星期二

如何「傾聽」與回應(林品如臨床心理師)

   者:林品如臨床心理師粉絲專頁部落格


自己已經很認真在聽、努力去理解孩子、朋友、另一半或是家人,但有些時候他們卻會說「你都不懂!」,或是過了一段時間發現對方不再和自己分享感受,或是只報喜不報憂,有時會對於這樣的情況感到無力。






傾聽與理解確實不容易,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耐著自己的性子、專注在對方想表達的內容上,還有一起跟對方再一次體驗當下的氛圍與狀態,而當自己也處在不太舒服的情緒之下時,往往都會傾向讓自己快點心情好起來,而迅速地給予對方建議、或是說「你不要這樣想」、「你已經很幸福了」等等回應,然而大多時候,對方會感到自己的情緒好像「不該」有這樣的感受,或是感受沒辦法繼續宣洩。


那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在心態方面,可以試著想著對方也需需要一個情緒宣洩的出口,不見得是要得到一個答案,不急著打岔或下結論,先站在對方的立場,了解對方的煩惱,避免去論斷、解釋、分析對方的行為。


接著,我們就可以開始練習,當對方在訴說的時候,適當回應對方感受(聽起來你覺得超討厭),簡單摘要對方的話,一方面可以讓對方明白你有聽懂並理解我,一方面也可以跟對方確認自己的理解是不是和對方想要表達的內容一樣喔!


大家下次可以試試看,當我們調整完心態後,當我們回應對方感受及摘要對方的內容時,互動的過程是不是有覺得更順暢一些呢?


如果大家在嘗試的過程中,發現有很多時候自己知道要講些什麼,但是卻什麼都說不出口的話,也可以再進一步想想,是什麼原因讓自己沒辦法說出這些話,也許背後有一些擔心,那這些擔心,也會在與對方聊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也讓對方察覺到你的擔心,進而導致對方不再多說、或是覺得你都不懂他的原因。


童伴與您一起作伴


童伴心理治療所預約表單

line@ ID : @456jzgiy
電話 02-2755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