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年5月23日 星期二

請允許孩子生氣,練習情緒的表達🔥 (江哲杭諮商心理師)

 者:江哲杭諮商心理師粉絲專頁部落格

「老師,我擔心我的孩子會生氣,所以一直不敢很強硬去要求他,但又希望他可以遵守我們的規則,該怎麼做呢?」 . . 這是個好問題,也是我常常看到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的方式。很多父母在教養上,都希望與孩子保持非常和樂、穩定的關係,所以都非常害怕孩子生氣,有時想叫他去做什麼事情時,語氣還得小心翼翼,變得委婉,溫和地一再提醒,深怕一大聲說話,或是一個語氣不對,就破壞了親子關係。但這樣做收到的效果總是不好,因為孩子仍很難達到你的要求😔






A:「唉呀!不要難過了,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

B:「是他沒有眼光啦!走,一起去喝一杯。」 C:「哭出來吧!我聽你說。」 A和B兩種回應都是屬於拒絕情緒的 只有C是允許情緒做表達的 但我們社會文化的氛圍不太允許悲傷流淚 因為那代表是種示弱的表現 所以我們通常不習慣也不喜歡掉眼淚的感覺 而我們見到他人流淚,或是一些負向情緒時 也會刺激我們的身心狀態 讓你感覺有點焦慮、不知所措、心怦怦跳😱 所以希望能趕快讓他情緒盪下來,讓自己比較好受 但這也透漏一個訊號給對方:「你不該把這些情緒表現出來🚫」 但是每種情緒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它在告訴我們的身體現在怎麼了 在我們了解自己的感受後,就能更有效的去思考,進而調適它 尤其面對失戀經驗,都要走過一段悲傷失落的歷程😢 在這裡就要簡單提到Kubler-Ross(1969)提出的的悲傷五階段 1⃣ 否認/隔離(Denial & Isolation)🤨 「不可能啊!他上週才說最愛我了。」 2⃣ 憤怒(Anger)😡 「欸!我那麼用心,付出那麼多,他怎麼能這麼做!」 3⃣ 討價還價(Bargaining)☹️ 「如果我當時再多做一點,他是不是就不會走。」 4⃣ 沮喪(Depression)😭 「我再也找不到像他一樣的人了。」「我不知道我要努力什麼了。」 5⃣ 接受(Acceptance)🙂 「他真的離開我了,雖然難過,但我知道我要繼續走下去。」 上面這幾個階段並不一定會照順序發生,也不一定全部都會發生,可能也會困在某個階段許久;有些人會走到最後接受的部分,但也有些人永遠都無法接受,就選擇結束生命。 當我們能允許對方表達現在的情緒,耐心的陪伴,少給建議,就有機會陪他走過這段痛苦又煎熬的歷程。不只是失戀,只要對方在經歷一段失落,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陪伴他。但記得,要幫助他人前,要先確定自己的時間和狀態都是OK的;如果你真的很忙,或是情緒狀態不佳,那適時的婉拒對方,設立一個界線,也是對自己非常重要的喔!❤️


童伴與您一起作伴

童伴心理治療所預約表單
line@ ID : @mate.tpsy
電話 02-2755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