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年7月3日 星期一

從孩子的角度看:探索行為背後的動機(林品如臨床心理師)

    者:林品如臨床心理師粉絲專頁部落格


家長常常會跟我說,我不太知道為什麼孩子明明都懂,但是就是不做好,不願意去做,然而當我進一步再問問家長的時候,家長其實大致都說得出來孩子們在想些什麼。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與家長再去想想看,那為什麼我們已經理解孩子不做好的動機跟原因,卻還是希望他們做好呢?通常我也會和家長一起討論看看以下的可能






1.是孩子真的有做好的必要嗎?還是是希望孩子變成我們理想的樣子?這種時候我們有在乎孩子的感受或真實需求嗎?還是更在乎自己的感受呢?

2.如果孩子其實也想做好,但是基於某些原因而不願意好好做,甚至是做不到,這時候就需要父母陪孩子一起去了解,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只是更多時候,當孩子表現不好,家長有時候會忍不住直接給予指令、處罰,或剝奪他的獎勵,孩子當下知覺到的可能是被孤立的感受、不被理解、被懲罰時的不公平或羞愧感。


我們原本希望孩子可以學到的是,這個行為是不對的,同時要把事情做好。然而我們在忽略或懲罰孩子的過程中,孩子的情緒反應激烈,原本是要一起把事情做好的焦點也被轉移成不被理解的感受,下一次碰到同樣的事情還是一樣的表現,不知道怎麼做才比較好。


那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第一個能讓孩子學到要抑制不該做的行為,第二個則是引導孩子來建構可以執行的行為,也可以在當下示範給孩子看,長期下來,正向行為的重複經驗會漸漸在孩子的腦中定型喔!



童伴與您一起作伴


童伴心理治療所預約表單

line@ ID : @456jzgiy
電話 02-27555429